语文教学课堂反思

时间:2023-05-16 16:41:16
语文教学课堂反思

语文教学课堂反思

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学课堂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课堂反思1

周五有幸去济南参加了名师课堂研讨会,听了几位名师的教学与讲座,让我在感叹于名师风范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

韩军老师的一节《背影》,上出了与众不同的感觉,我们在教学中已经习惯于将背影这篇文章的主题理解为父子深情,而韩老师却挖掘出了一个新的角度,对于生命的赞美与喟叹。反思自己,我的备课也力求做到了充分,但是大多数时候备课资料都是借鉴了已有的资料后进行的整合与思考,而很少自己去发现新的视角,新的切入点。沿袭了已有的思路,很多时候也许做的是无用功,因为司空见惯的内容学生可能也已经理解了,再去讲再去讨论,似乎价值不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深入的挖掘和创新的意识还是需要继续培养的。

而《我的叔叔于勒》又让我们耳目一新,本以为韩老师会继续第一节课的模式,可是在这堂课中,他却以于勒叔叔的信作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练习写“于勒叔叔的第三封信”、“父亲的日记”、“若瑟夫的心事”,在学生的写作中来完成对整堂课的学习和理解,品味人性复杂的情感。

陈日亮老师《阅读教学效益与文本解读》更是指出,意识形态指导和知性语文教学是导致课程性质模糊和教学效益低下的两大主因。语文既是教内容的,也是教形式的,但归根究底还是教形式。叶圣陶也说过,把 ……此处隐藏20198个字……山》一文我共上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翻译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分析文章的主题。上第二课时时,我想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愚公“移山”的创举的感想。当时,学生发言很积极,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愚公移山是为了给子孙后代造福”,有的说“从愚公移山的壮举看出他老人家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但有学生认为“愚公移山不理智,应该举家搬出大山定居”;

还有学生说“愚公有点强人所难的,他的子孙也许根本就不想这样做,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了子孙的身上,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愚公移山》这则经典寓言故事的实质精神和故事所弘扬的蕴意还不理解。在读解《愚公移山》这一文本时,教师又不应该带有太多的情绪与结论,要让学生读解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我让学生朗读寓言的最后一部分,然后提出愚公的行为为什么会“帝感其诚”的问题,让学生再带着问题“回炉”全文,进行思考。学生从文中找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遇到的困难,进而思考到愚公如此做的决心之大,具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而这些正是感动上帝的原因所在。然后我又顺势问他们“智叟为什么要反对他的这种做法呢?”学生们踊跃发言,有的说他比较自私,有的说他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

就在这时,我针对他们的观点请出一位学生作出总结:愚公移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重要的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他的这种利他主义、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而这也正是这则寓言所要揭示的道理。

课上到这里,学生们能真正地理解了愚公移山的真谛,而这些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我在此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给学生头脑中“点燃一把火”是如此的重要。

《语文教学课堂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